记忆方法网 路逍遥 2011-03-18 13:49
现在,大家都已经成功地测出了自己的起点速度,这就相当于一个登山的人在地图上找准了自己的起始位置。而且,抬头望一下,我们就会看见山顶正清晰地矗立在眼前。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学习新的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好让自己成为阅读高手俱乐部中为数不多的会员之一。一旦顺利登顶,我们就能轻轻松松地理解任何一类文章和书籍,从此成为一个读得快、懂得多、记得准的聪明读书人。
如果说登山是腿部的运动,那么阅读自然就是眼部的运动。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活动双眼。这乍听上去简直就是废话,3岁小孩儿都会用眼睛看书。可是,又有多少人曾经仔细观察过自己的眼部运动呢?你是否了解眼球究竟是如何工作才能把文字信息存入大脑的呢?没错,我们的眼球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状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完全不需要有意控制眼球就能毫不费力地读取信息,但要想找出高效阅读的奥秘,我们就先得做个小实验。
趣味测试3
眼球的运动
首先,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下自己的眼球在阅读时是如何运动的。沿着一行行文字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匀速运动?还是毫无规律地在字里行间跳读?想好了之后,你需要请一位朋友来帮助你证实自己的猜想。请你和你的“实验助手”面对面坐下,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否则对方会看不清你的眼部运动。两个人都准备好之后,你就可以开始阅读了。不过,漫画这种全是图片的书可不行。你想提高阅读能力,并不是为了看时装杂志吧?所以,还是找一本“正常的”书来进行这个实验。你只需要用自己平常的习惯连续阅读一分钟,让你的朋友仔细观察你的眼球。一分钟后,互换角色,换你来观察对方的眼球是如何运动的。
在做这个实验之前,大多数实验者都以为自己的视线会随着阅读的进度一直匀速向前移动。如果把这个路径画出来,就类似一条平滑的直线。但这只是我们大脑的错觉而已。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人的眼球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一直处于跳动状态。这种现象的原理是这样的:要想看清一个物体,首先我们的眼球必须停止跳动,把视线停留在某一点上,才能像照相机一样调整焦距,生成清晰的图像。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坐在高速行进的火车上时,是很难看清路边广告牌上的文字的,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球与广告牌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无法定焦。
如果观察得再细致一些,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人的眼球在阅读时的跳动次数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来说,在阅读德语或英语这类拉丁语时,眼球跳动的次数会与每行的单词总数大致相符。如果把眼球在行与行之间的跳动次数也计算进去,两个数值甚至会完全吻合。在刚才那个实验里,如果同伴发现你的眼球跳动次数少于一行的单词总数,那就恭喜了!你的阅读能力已经属于中上水平了!从下面这张简化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眼球跳动的模式:视线的焦点首先落在第一个词上,眼球停止运动、对焦、读取信息,然后再跳到下一个词,重新对焦、读取信息,依此类推。
我把这种读取信息的方式称为“逐字阅读”。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用这种方式阅读的,而这就是低效率阅读的症结所在。这就好比登山,外行人都误以为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上爬才够安全,只有真正的登山运动员才知道节奏的重要性。很多人越是碰到难读的文章就越是一字一句地慢慢啃,却不知道自己犯了阅读的大忌。首先,逐字阅读会影响整体速度。科学研究表明,眼球对焦一次的时间大概是1/4秒,从一个焦点跳到另一个焦点却只需千分之几秒,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阅读每个单词所需的时间就约等于1/4秒。换算一下,就相当于每秒阅读4个单词,阅读速度约为240单词/分钟。据统计,德国人的平均阅读速度为215单词/分钟,略低于我们计算得出的理论值。
除了拖慢速度,逐字阅读的方式还会引发其他一系列的麻烦,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逐一探讨。在准备阶段,你只需知道阅读速度受限是众多问题中最明显的一个,阻碍理解和掌握才是最严重的问题。比方说,你的眼球首先看到了“一个”这个词,一个孤立的词显然无法传递出任何整体的信息。1/4秒以后,你的视线跳到了下一个字“小”上。这时,大脑会自动把这两条信息叠加在一起。但显而易见,我们还是没能得出结果。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叠加步骤,大脑完成这个运算需要发生上百万个不同的化学反应,只可惜如此复杂的运算工作还没换来任何有用的信息。接下来再看一个字--“青”。现在,我们的大脑一共读入了3条信息--“一个小青”,完成了两次叠加运算,但却仍然没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人的左脑主要负责线性思维和数字化的分析工作,右脑则需要完整的图像信息才能形成理解。在上面这个例子里,我们的右脑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不仅浪费了半个大脑的资源,还会阻碍左右脑的协同效应,加大理解的难度。图像是大脑的自然语言,文字却只是人造的符号系统。右脑缺少了图像信息的支持,就相当于整个大脑正在阅读外语,自然会感觉比较吃力。试想一下,如果只能用语言向一个非洲土著解释“下雪”这个词的意思,你会怎么做?即使你精通他的母语,在语言沟通上也没有障碍,还是会面临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赤道地区是从来不会出现下雪这种自然现象的,可想而知,当地的土著语言也自然不需要任何相关的词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了基本的词汇,我们又怎能解释一个陌生的概念呢?这时候如果手边有一张雪景的照片,那就好办多了。即使一辈子都没见过雪的人,也能够通过照片里的图像在脑海里形成初步的印象。要是身边恰好有一台结了霜的冰箱,那就更容易了。大脑能够调动视觉以外的其他四种感官机能,即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来成倍地增加信息摄入,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不要忘记,在逐字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不仅要不断叠加读入的信息,完成运算工作,还需要随时记忆。上面的例子字数少,当然没有问题。可一旦句子长了,我们就很可能像熊瞎子掰苞米一样,读完了最后一个词,却已经把句子的开头忘得一干二净。最后,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例子上来,看看最后出现的一个词--“苹果”。大脑在经过了上千万次化学反应之后,终于得到了一个有意义的词组--“一个小青苹果”。随着“苹果”这个中心词的出现,我们的右脑终于生成了相应的图像。要知道,大脑生成图像的过程只需要不到半秒钟,可事前的准备工作却如此繁琐。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做一下下面这个测试
趣味测试4
哪种版式的文章读起来更省力?
这是林肯的一句名言:
If I had five
hours to chop
down a
tree, I‘d
spend 3
hours sharpening
my axe.
怎么样?阅读起来是否有点吃力?下面让我们换一个版式试试看:
If I had five hours
to chop down a tree,
I’d spend 3 hours
sharpening my axe.
感觉如何?是否有所启发?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单元组成的,小到字母、音节和字词,大到句子、段落和文章。阅读高手之所以能够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阅读速度,就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最合适的语言单位来读入信息,那就是语义单元。所谓语义单元,就是由几个字词共同构成的、能表达某个整体意思的词组或短语。阅读高手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快速识别出几个相互关联的字词,找出语义单元,并且下意识地将其看做阅读的最小单位。他们的眼球每次都会停留在整个语义单元上,并且只需定焦一次就能捕捉到属于同一个语义单元的所有字词,将其作为一条整体信息输入大脑。这样一来,眼球跳跃的次数减少了,对焦所需的时间也缩短了,右脑只需接收一次信息即可生成“一个小青苹果”的形象,左脑就自然不必辛辛苦苦地事先叠加、运算和记忆了。
人类的语言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字词组成的,但人脑的构造却更适合形象思维。地球存在的历史超过了40亿年,现代人类出现于400万年前,而语言的历史就更短了。直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才创造了最早的人类文字。从那时起,大脑和嘴巴就一直都在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换言之,大脑必须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我们日常使用的人造文字“翻译”成它能够处理的自然语言。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逐字阅读才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大脑的“翻译”工作,影响我们对书面文字信息的理解。
除了拖慢速度、影响理解,逐字阅读还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如果你还以为放慢速度能够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那就请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和我类似的经历。我还在就读法律系的时候,就经常痛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大好的周末,我推掉所有的约会,老老实实地待在图书馆里。我拿起一本书,开始逐字逐句认认真真地研究每一个法律术语,心里还一直在跟着默念。我当时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全世界最勤奋的学生!但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突然发现自己的思绪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明明觉得自己在聚精会神地读书,可再瞄一眼前两行的内容,却好像从没读过一样。没办法,只能从第一行开始,再读一遍……我相信,这个情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这其实不算太糟糕,至少我们到了一定的时候还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实际上,我们在潜意识中开过的小差根本数都数不清。而我们只会伸个懒腰、晃晃脑袋、揉揉眼睛,然后继续读下去,对几分钟前做过的白日梦全然不觉。运气好的话,我们就能在无意中略过无关紧要的部分,可万一那本书是要来准备考试的,而用来做白日梦的那段时间又恰恰错过了考试的重点,那麻烦可就大了。
为了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必须同时锻炼自己的左右脑,学会将两种思维模式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接受信息的潜力,获得最高的阅读效率和最佳的阅读效果。
现在,请你暂时让视线离开手中的书,抬起头来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环境。然后,再把视线收回来,重新看着这本书。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的大脑在过去几秒钟的时间里到底接收了几个数位级的信息。眼睛是人体最高效的感官,大脑日常获取的信息绝大多数来源于眼睛。就拿颜色来说,一个辨色能力正常的人可以分辨出超过100万种不同的颜色。
刚把视线收回来,就要马上继续阅读以上几行文字,你是否感觉稍有困难?要知道,在刚才短短的几秒钟内,虽然我们只是无所事事地四处张望,但我们的大脑却一直在处理图像信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所以,突然一下重新切换到文字模式是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台电脑能够与人脑相媲美,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也是得益于人脑高超的思维能力。可是,大多数人居然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向大脑输入信息。这简直就是最严重的资源浪费!你会发现,大多数图书馆的阅览室都像催眠室,里面的人宁可望着窗外发呆也不想继续读书。本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大家训练自己强大的视觉感官,“喂饱”自己的大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逐字阅读是低效阅读的根本原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