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方法网 路逍遥 2014-02-05 12:59
皮亚杰认为,儿童时期的思维发展与原始人的思维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同的过程,这绝非历史的巧合,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正如皮亚杰所说,“在我们看来,我们并不相信,在儿童的思维和原始人的思维之间可能的相似之处是由于任何遗传。心理发展规律的持久性就是以解释这两方面吻合的道理,而且既然一切人(包括原始人在内)都是从儿童开始的,那么儿童时期的思维正象出现于我们自己的思维之前一样,也是出现在我们最远的祖先的思维之前的。”(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第47—48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在这里,皮亚杰对个体和整个人类在认识的起点问题上的一致性提出了两点论证:一是认识发展过程阶段性的一致,无论哪一个人,无论整个人类,认识的最初阶段都是儿童时期的思维;二是心理发展呈现出稳定性,尽管认识的内容会有变化,但认识的机制却基本一致。
皮亚杰把儿童思维发展过程概括为一种不断的自我中心化和不断地打破自我中心化的过程。科学的发展表现出与儿童思维相同的规律性来。天文学上地心说——日心说——宇宙中心说的不断更替的过程,就是突出的一例。
早期儿童的活动表明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完全没有分化,这时期的儿童显示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化。然而,随着儿童自身活动作用的结果,“永久客体”概念的形成,幼儿在一至两岁时便爆发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幼儿时期爆发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与科学史上的那场革命具有同等的意义。他说,“所谓‘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说,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主体的身体开始被看作是处于一个空间中的诸多客体中的一个。”(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24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皮亚杰认为,在二至七岁的幼儿时期,其心理是表现出一种“泛灵论”和“目的论”的倾向。这一时期的儿童常常对没有什么因果联系的事物提出疑问,这些对成人来说则是稀奇古怪的问题。当把这些提问交给另一些儿童去回答时,他们并不感到困
人类原始思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