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思考法的意义

记忆方法网  路逍遥   2010-03-29 23:36

曼陀罗艺术原本起源于佛教,被今泉浩晃先生加以系统化利用之后,却成为绝佳的计划工具。曼陀罗生活笔记最终目的是将“知识”转变为实践的“智慧”。按照此方法制作备忘录,应付学业与工作上各项疑惑,灵感将不断自然涌出。它也是学习与工作时最佳的武器。
第一、它能够开发创意,能立即发现问题,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
第二、它能掌握人际关系情况,能作为计划表,帮助人们走完丰富的一生。
就其形态来看,曼陀罗生活笔记共分九个区域,形成能诱发潜能的“魔术方块”。与以往条列式笔记相比较,可得到更好的视觉效果。一般逐条记录的笔记制作方法无法使人产生独特的想法和创意,因为思想唯有在向四面八方发展之时才可能产生创意,这种根据直线循规蹈矩的思考方式,称为“直线式思考”。反之,曼陀罗生活笔记能在任何一个区域(方格)内写下任何事项,从四面八方针对主题做审视,乃是一种“视觉式思考”。人类思考必在感觉器官感觉事物之后,方能利用曼陀罗图形予以系统化,给予有方向感的利用,潜能便可在连续反应下持续被激发。
曼陀罗思考法的六个路径
  这六个路径其实就是英语当中所提到的六个常用问句(5W1H):What、Why、Who、Where、When、How。每一件事情或主题,如果都可以透过这六个路径,其实也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景观了。在六个路径与曼陀罗图的搭配操作上,由于How本身就是一种询问过程,它是融合在5W当中的,不管你在思考哪一个W,都可以把How的精神跟态度加进来,也因此How并不出现在曼陀罗图中。

  1、基本曼陀罗图
  这五个W摆在九宫格的十字当中,中心点摆的是Who,右边是When,左边是Where,下边是Why,上边是What。因此横轴上是Where→Who→When,是空间---人---时间的安排;纵轴是What→Who→Why,是一种问的安排,问做什么,问主体,问为什么这么做。
  「Who」、「What」、「Why」、「Where」、「When」并不仅仅只是「人」、「对象」、「价值观」、「空间」、「时间」的简单对应,从「Who(人)」当中还可以延伸出主体、对象、朋友、自我、欲望、生命、性格、态度;「What(对象)」可以延伸出行为、行动、动作、目的、目标、愿望、现象、人、事、物;「Why(价值观)」可以延伸出理由、根据、原理、原则、理念、理想、潜在意识、为人处事;「Where(空间)」可以延伸出环境、处所、社会、状况、立场、构造、结构、网络;「When(时间)」可以延伸出人生、经验、成长、时代、时期、变化、期间、周期、机会、顺序、时机。

  2、生涯设计---5W曼陀罗图
  以人生规划为例子,我们可以将5W运用如下:
  Who→对自己目前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
  What→自己正在做什么?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Why→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为什么?
  Where→做什么可以使一整天都充实?创造充实的一天的要素为何?
  When→创造理想生活的必要事物(环境)为何?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延伸很多的想法,诸如:「自己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为何过这样的生活,自己又做了什么?」…等等。
  以5W为主的六个路径问法,再加上曼陀罗图的运用,可以大大地提升我们的脑力,让我们发挥出更多的idea;只要勤加练习,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出无穷的创意。

曼陀罗思考法的种类
曼陀罗思考法提供如魔术方块般的视觉式思考,其两种详细的基本形式举例说明如下。
1.向四面扩散的辐射线式
例如用此法制作成“人际关系曼陀罗”,只需在九格最中央填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周围填上自己最亲近八个人的名字,即便形成自己最內圈的人际关系。接着,以此图为基础,将此八个人分別挑出放入另外八个曼陀罗的中央。如此一来,8*8=64人的人际关系图便已完成。依据这种方法,如果发现自己人际关系太小,则设法法补救。

2. 逐步思考的顺时钟式
例如当设定一天的行程表时,应以每一格代表一小时,然后以中央方格为起点,依顺时钟方向将预定行程填入格內。而当欲设定一周行程表时,应先过滤该周必须完成的事情、工作、乃至约会,找出最重要者做为曼陀罗的中心,接著着仍以顺时钟方向将七天的行程逐一填下。记录时,应注意文句须尽量简洁。八个格子对一周七天,最后一定会剩下一个方格,可做附注使用。设计行程表就像企业界设定战略一般,将自己一天的行动计划记在曼陀罗备忘录中,即可大致看出能完成和无法完成的各別是些什么,而一天节奏得以掌握,一周的节奏亦可以此预估。换言之,将行程表管理好,一周的成功就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使用曼陀罗图的方式
曼陀罗图可以有“四面八方扩展型”和“围绕型”两种使用方式。
“四面八方扩展型”是一种没有设限的模式,特别适合用来收集灵感进行创意思考。只要使用者在九宫格的中间填上想要发挥的主题后,便会自然地想要把其他周围的八个空格填满,而这种填满的过程也正式创意发挥的时候。如果点子不断的时候,也可以把九宫格当中周围八个格子的想法继续向外扩散,变成中心九宫格外围的八个九宫格当中的中心主题,然后再次运用向四面八方扩展的方式把空格再填满,如此,8个idea可以生出64个idea,如果真的创意无限,还可以生出512个idea,然后再把这些想法加以精简,得到自己所要的。而这样的思维模式是一般条列式的memo所难以达到的,你能想像自己在列出一个主题以后,可以在纸上条列出512个idea吗
另一种形式是“围绕型”,围绕型的运用比较适合用来做为流程性质的思考与安排,这是一种顺时针的思考顺序,在中心格上列出主题以后,便可以开始以逆时针的方式安排行程。这样的形式可以跟“四面八方扩展型”搭配使用,亦即“围绕型”中的任何一个空格也都可以被拿出来当作“四面八方扩展型”中的中心议题,然后再加以发挥。
  将难懂的文章,分句放入各区,即可明白那儿不懂。只要针对不懂的部分,加以查询就好。
  一天的时间表,当然也可以制定周时间表
注意事项
1.随时随处记下灵感。重要的事往往隐藏在理所当然的事当中。
2.句子尽可能简洁。不要记让自己觉得事情已完结的句子。
3.直视自己完成的Memo,利用视觉思考引发潜能,并掌握问题特征与重点。
4.将完成的80%Memo丢弃,是有效选择并运用资讯的秘诀。
相关资料
1.灵感的产生不是阅读,而是凝视。
2.注视与凝视是由右大脑负责,非直线型思考的右脑,才会帮我们看出一些事。
3.活用右脑的潜能,就是曼陀罗图观想法。
4.必须集中注意力,观察凝视某个中心主题,把其他枝微末节全部去掉,自然而然许多感觉就会泉涌而出,有了强烈的感觉,引起内心的震撼,才会开始去思考。
曼陀罗mandala智慧密码思考法

震惊中外思想界.文学界之重大发现-
很棒的错误——曼陀罗mandala智慧密码思考法
(曼陀罗思考法的形成来源应来自易经太极八卦)
最早推行曼陀罗思考法是由日本今泉浩晃博士,他从日本空海大师所带回胎藏界曼陀罗,和金刚曼陀罗,成功解密此隐藏在曼陀罗的智慧密码,其义以九宫矩阵为基础,8*8辐射发散式,快速产生八次方的IDEA。利用曼陀罗思考法,可跳脱平日想不出好构想的直线思考,而将思绪四面八方拓展、轻易产生成千上百的好灵感~~
是的,这种思考法很棒,但吾人深入探究,喝然发现,中国易经之太极理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义,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至无限)此一两仪四象八卦64卦~~~思想法,与曼陀罗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细究分析由唐卡曼陀罗之图像演化出曼陀罗之思考法,实有牵强附会之虑,真得很勉强,或想像力未免太丰富了吧!
第一、唐卡胎藏曼陀曼,起始唐代,易经太极八卦起于早数千年的伏羲氏。
第二、唐卡图像多为佛菩萨法相,无阴阳(正反)相对之意涵,而我们深知曼陀罗思考法没有正反相对之思考推想,效能则减半。
第三、有四(象)才有八卦,曼陀罗图像无两仪四象的连结演化。更无八八六十四卦的图像演化。
而易经太极八卦哲学思想,易经系辞下傳二章有云:古者疱羲氏(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意,以类万物之情~~八卦是用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每一卦代表一定的事务、、、、
由此可见,易经之太极生两仪(阴阳)(正反)(相对)再到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东南西北)(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再到八卦(乾坤震离坎兑艮巽),再到八八六十四卦,再到无限,这才是在理论上,顺序上,程序上,现象上,演化推理上,完全契合所谓曼陀罗思考法,而不是本源自唐卡曼陀罗图像,或至少有引用了易经太极八卦原理,日本深受中国文化,深受易经太极等老子道德经之影响,故今泉浩晃博士不无受此影响,-----即易经太极八卦启发之大可能)。
当然笔者这个论述无意推翻曼陀罗思考法,它毕竟是很棒的想法。但易经太极八卦更易于论述解说,从两仪思考到四象思考再到八八六十四卦思考——循序渐进,正反思维也好,四象思维也好,八卦(全方位)思维,环式思维,放射式思维,立体空间思维、、、全在太极思维之中。
太极思维除了演发之两义四象八卦 ―之思维外、回归本体,则为无极之思想哲学,亦即道之境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物极必反。居下退让,自然和谐,天人合一、是为根本,是为究竟。而老子及释迦牟尼皆为觉悟者,拥有至高智慧之人,太极思维或曼陀罗思考,就是凡人众生学习悟道之捷径。因思想=行为 =结果。故之

曼陀罗思考法的意义相关文章:

富翁的思维方式:注重长远思维

逻辑思维

CEO思考法: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

人类到底有多少思维?

如何激发自己的思维潜能

【猜您感兴趣】
记不住、想不起,怎么改善记忆效果

看的慢、看不懂,如何提升阅读效率

投资小、见效快,学习能力培训加盟
【曼陀罗思考法的意义】相关文章
上一篇:思维与潜意识思维
下一篇:思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