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巧记六法

记忆方法网  路逍遥   2010-04-04 11:26

《论语》是语录体,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记录;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是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 《国语》《战国策》是国别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是纪传体,是以记载帝王、诸侯王、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历史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都是“断代史”。古人称一岁孩儿为“周啐之年”,二三岁孩儿为“孩提之年”,四至八岁的为“垂髫(龆)之年”,九至十六岁为“总角之年” (其中七八岁也叫“毁齿之年”或“始龀之年”;男孩十岁叫“幼学之年”十五岁叫“志学之年”;女孩十三四岁叫“豆蔻之年”,十五岁叫口周永蔚“开笄之年”,十六岁叫“碧玉之年”)。男孩二十岁为“弱冠之年”。另外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知命(或‘天命’)之年”,六十岁为“耳顺(或‘花甲’)之年”,七十岁为“从心(或‘古稀’)之年”,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一百岁为“期颐之年”,一百岁以上为“天端之年”。
古人根据一天的天色变化,把24dx时按2dx时为一个时辰,分成12个时间段,分别是:1.夜半时辰(子时,当天深夜11点至第二天1点);2.鸡鸣时辰(丑时,1点至3点);3.平旦时辰(寅时,3点至5点);4.日出时辰(卯时,5点至7点);5.食时时辰(辰时,7点至9点);6.隅中时辰(已时,9点至11点);7.日中时辰(午时,11点至下午1点);8.日昃时辰(未时,下午1点至3点);9.晡时时辰(申时,下午3点至5点);10.日入时辰(酉时,下午5点至晚上7点);11.黄昏时辰(戌时,晚上7点至9点);12.人定时辰(亥时,晚上9点至深夜11点)。

除“春节”外,我国还有七大传统节日,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等;农历三月上旬的“寒食节”,吃冷食、禁烟火等;农历三月十五之前的“清明节”,扫墓冢、放风筝等;农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农历七月七日的“七夕节”,置香案、穿针线等;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赏明月、吃月饼等;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登高地、插茱萸等。另外,还有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日”。祭拜祖先、吃腊八粥等;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的“灶日”,摆设糖果、大放爆竹等;农历“立春”和“立秋” 后第五个戊日的“社日”,杀牲备酒、祭土地神。

“文化常识”巧记六法相关文章:

历史学科的记忆方法

浅谈几种记忆生物概念的方法

中级会计记忆之经济法分类记忆

2010法理学记忆口诀

初高中化学基础记忆口诀

【猜您感兴趣】
记不住、想不起,怎么改善记忆效果

看的慢、看不懂,如何提升阅读效率

投资小、见效快,学习能力培训加盟
【“文化常识”巧记六法】相关文章
上一篇:中国行政区划一节知识的空间记忆法
下一篇:“构图"学物理